创建时间:2016年12月20日 9:05:50 阅读次数:

三个心理陷阱诱人掏腰包

生命时报

  购物、消费已经成了很多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,而不少人都有“后悔买了”的体验。做个理性消费的人,下面三个心理陷阱不得不防。

  陷阱一:心理账户误区。人们对不同的收入会设置不同的“心理账户”:对待工资小心谨慎,对待奖金或其他意外之财则会痛快消费。不仅如此,收入数量的不同,也会影响人们的消费倾向:在拿了一大笔收入的时候不愿意花,而在有一笔比较小的收入时反而容易把这笔钱花光。这就导致了很多人会潇洒地把“零头”挥洒一空,却也没买到什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。

  遇到这种问题时,建议不要人为地给各种收入贴标签,对不同来源、数量的财富应一视同仁,花工资时不必太紧张,工资外的收入也不要大手大脚。

  陷阱二:越贵越好。虽然现在评估一件商品价值的信息渠道越来越多,人们消费也 越来越理性,然而还是有不少人有“价格越高品质越好”的观念。尤其在没有什么参照物的情况下,很容易就根据价格判断该不该买。有的商家也会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,故意抬高商品价格,结果顾客还趋之若鹜。
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人们的消费侧重点逐步由追求数量、质量过渡到追求品味、格调。但必须意识到,品位并不等于贵,价格高不一定代表有价值。避免这个观念,购买“心头好”前要好好做准备,货比三家,问问行家,才能做出理性决策。

  陷阱三:交易效用误区。很多人购物时,即便没有需求,也会因为“折扣大”而买买买,这其实是走进了“交易效用”误区。交易效用是指人在购物时,过多考虑原来的价格和现在的价格之间的差额,并从差额中得到满足。商家也会利用这个心理,用促销去刺激顾客购买欲,让人忘记是否真的需要,而只是一心想着自己占了大便宜。
购物时,唯一需要关注的是物品带来的真实效用和你为此所付出的成本,不要因为贪便宜而去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。同样,如果价格回调,也不必因为价格髙而不买自己确实需要的东西。▲

最后修改时间:2016年12月20日 9:05:50 编辑:羊彦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