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建时间:2012年12月25日 15:31:04 阅读次数:

【四川日报】同样的40分钟 不一样的课堂效益

向朝伦

               四川省中学校长协会第25届年会上研究如何建设高效课堂
  我省高中新课改已经实施三年,为教学模式、评价方式、校本课程研发等带来了一些新变化。其中,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载体和形式,如何改革创新,才能提质增效,尤其受人关注。近日,四川省校长协会第25届年会在双流棠湖中学召开,来自全省190所中学的校长和专家齐聚一堂,就此进行了研讨总结。
校长们结合本校实践,提炼出各具特色的 “课堂教学法”,他们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:有效利用40分钟,真正把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变成主动参与者,提高课堂效益。
  □本报记者 向朝伦
                    听众变主角“懒”老师教出“勤”学生
  “传统课堂,是以老师为中心,整堂课老师站在讲台上一讲到底,然后布置作业,学生规规矩矩坐在下面听,有的小学还要求孩子把手背在背后。”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专家韩立福博士形象称之为“老师推着学生走的课堂”,多年习惯固化成了“上课就是听讲”,学生成为被动的、听众型的“懒”学生。新课改则是要求以学生为中心,把学生发动起来,让学生主动学习、合作学习、探究学习,由“懒”变“勤”,整堂课老师少讲,学生多学。
课堂如何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呢?武侯高级中学兰勇校长介绍,该校推出“自主学习”教学模式,突出学生的自主性、主动性、创造性,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,整堂课老师主要起激励、引导和点拨作用,老师讲课一般控制在10至20分钟内,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自主学习、小组合作学习、互相交流学习、活化运用能力。老师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、知识经验、智力水平,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兴奋点,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,一波接一波引导,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。
“事实上,大量现代教学工具包括电脑、电子白板等的运用,也更能够促成老师少讲学生多学多练的高效课堂的形成。”华阳中学祝长水校长介绍,该校现在的课堂,老师大多都不写粉笔字了,电脑PPT备课,演示生动直观,效率高,效果好。大量的课堂时间用来调动学生积极性,通过学习指导、先学自研、互动探究、点拨讲解、训练内化、诊断反思、辅导提升等7个环节,让学生掌握知识、方法并内化情感。
知识变问题让学生作“解决问题”的主体
一节课40分钟,学生是中心,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,不断激起学生的兴趣,让学生快乐学习、有效学习呢?“以问题为主线。”在韩立福看来,高效课堂,就是将文本知识问题化,为知识转化为能力搭桥,文本知识的教与学过程,就是“问题发现+问题生成+问题解决”的教学模式,有专家将此归纳为“提出问题-解决问题-能力运用”三步骤,认为是课改后课堂推进的基本层次。
广安中学新课改实施“五疑探究法”,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几节课,包含五个环节,个个带“疑”,以疑导学,老师巧设疑难,引而不发;设疑自学,由学生带着疑难,在教材中寻找,“跳起来摘桃子”;质疑评议,鼓励学生提出与文本或单元教学相关的新问题,让小组或全班讨论,老师适当点拨;释疑精讲,学生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,老师精讲,帮助学生形成条理化、系统化知识;致疑巧练,用富有趣味的以巧取胜的习题,让学生掌握知识点,拓宽能力范围。
华蓥中学新课改实施“自学互帮导学法”,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找出问题,课堂上由老师和同学一起,再次从课中发现问题,总结归纳后,交由各学习小组带着问题学习、讨论、互帮互助,然后再交由各组学生推代表讲解,老师从旁点拨、点评,然后课堂检测,让学生即时消化本节课的知识点。校长吴六国说,让学生整堂课都处于主动热情的学习氛围中,成绩提升快,课堂效益高,大批过去外流到外地上学的学生,又大量回流了。
问题是激发求知的关键。校长们认为,高效课堂,必须让整堂课贯穿问题,让学生思考、寻找解决办法,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快感,并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,去学会解决更多的问题。

《四川日报》(2012年12月12日,第15版)

最后修改时间:2012年12月25日 15:31:04 编辑:任飞扬